药品采购“两票制”国家方案公布 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2017-01-09 19:41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9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计委等8部门今天联合印发《通知》,公布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国家方案,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国家卫计委今年将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和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指出,为保障基层药品的有效供应,规定药品流通企业为特别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配送药品时,允许在“两票制”的基础上再开一次药品购销发票。其次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国家医药储备药品,可实行特殊处理。

药价虚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丁建华表示,目前全国有12000家批发企业,“两票制”的实行有助于药品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兼并重组,进而会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把“两票制”执行情况纳入监管内容。

丁建华说,把药品流通的货、账、票、款、证的一致性,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后,要向当地的省级招采部门通报情况;不实行“两票制”,同时触犯药品流通相关规定的,将实行严格处罚。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介绍两票制有关情况来源:

 

中国网

 

中新经纬客户端19日电国家卫计委9日举行2017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有关情况,并通报2017卫生计生重点任务。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梁万年指出,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总结福建等地推行两票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梁万年表示,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的重要抓手,是净化流通环境、打击过票洗钱、强化医药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城乡居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两票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规范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二是有利于加强药品监管,实现药品质量、价格的可追溯,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三是有利于净化流通环节,治理药品流通领域的乱象,依法打击非法挂靠、商业贿赂、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四是有利于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三医联动改革。

《通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要逐步实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推行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执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推行两票制,争取2018年在全国推开。

《通知》要求,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销售药品应当按照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发票的购、销方名称应当与随货同行单、付款流向一致、金额一致。流通企业购进药品应主动向生产企业索要发票。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验明票、货、账三者一致方可入库、使用。公立医疗机构不仅要向配送药品的流通企业索要、验证发票,还应当要求流通企业出具由生产企业提供的进货发票的证据,以便互相印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电子发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验证两票制

 

重庆版两票制落地 药品流通企业面临洗牌

 

199:6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慧聪制药工业网】13日,由重庆市九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印发重庆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成为继安徽、湖南之后,又一个执行两票制的省市。

    两票制下,药品在到达消费者之前,最多只能开两次发票。其中,药品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开具一次,经营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开具一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重庆版两票制和安徽版、湖南版等对比发现,重庆更为强化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要求重庆药交所在20175月底前完成药械交易信息全程追溯体系暨医药智能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建设。

    有分析认为,两票制的核心目的在于打击药价虚高,而随着各地以及国家版两票制相继落地,医药流通企业也将面临大洗牌。

    重庆强化药品可追溯体系

    尽管国家层面的两票制文件还未出台,但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抢跑。

    13日,重庆市卫计委官网和重庆药品交易所官网医药公信网同时发布了《关于印发重庆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渝卫药政发〔201692号)》,称《实施方案》已经获得重庆市政府同意,并于20161231日起执行。

    该文件要求,重庆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药品由乡镇卫生院代购)药品采购全实行两票制,并鼓励部队医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两票制

    事实上,在重庆之前,已有湖南、安徽在其所属省市内全面执行两票制;同时,四川等地也在部分成熟地区推行两票制

    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也陆续出台了系列相关纲领性文件,比如2016123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1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行药品流通两票制改革,净化药品流通,解决突出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重庆在内的省市在推行两票制时,均强调了以药品生产企业为抓手,充分调动药品流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监管力度,对严重违规企业给予取消交易资格的处罚。

    重庆更强化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要求重庆药交所在20175月底前完成药械交易信息全程追溯体系暨医药智能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建设。

    “‘两票制是大势所趋,2017年应该会有更多的省市推广执行。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表示,推行两票制的目的,就是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压缩中间环节,严厉打击挂靠走票等药品购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用药安全。

    中小流通企业面临挑战

    业内普遍认为,两票制将促使当前药品流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据了解,目前医药企业的销售模式包括自建队伍和代理模式,代理模式则需经过全国一级代理、大区一级代理、省区代理等,每一层级的代理需要开一次发票,可能会导致药品的医院销售价格逐级上涨。

    “国家提出了要将药价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灭掉高药价虚火也是启动执行两票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史立臣表示。

    “两票制全面落地后,未来药企用于渠道的费用将进一步高度透明化,这势必会威胁到大量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的生存。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国家食监总局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国庆曾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1.3万家批发企业退出1万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据重庆市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重庆共有257家公立医院、937个乡镇卫生院以及5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同时执行两票制,医药流通企业无疑首当其冲。

    “这个行业内确实存在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医药流通企业,倒闭、被兼并的情况未来会更多,行业洗牌加速。史立臣表示。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两票制确实能提升医疗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但在打击药价虚高上还难下定论。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药养医,和有多少流通环节关系并不大。浙江一大型药企高管表示。